抑郁症竟可能是 “吃出来的”?18 万人研究揭示:这样吃饭的人更易患抑郁症!

在面对情绪低落等问题时,很多人会选择通过吃零食快餐尤其是甜食来寻求安慰,但这种行为可能带来不良后果。

研究表明,爱吃甜食和甜饮料,与更高的抑郁症风险有关。研究分析了英国生物样本库中超过 18 万名参与者的饮食偏好,分为健康饮食型、杂食型和爱吃甜食型。其中,爱吃甜食型患抑郁症、糖尿病和中风的风险分别升高 27%、15% 和 22%,且血脂水平较差、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虽在正常范围但较高。而健康饮食型患心力衰竭、慢性肾病和中风的风险降低,血脂水平更健康,炎症生物标志物水平更低。杂食型因对肉类的偏好与较高的 BMI 有关。

此外,一项研究曾发现,女性常吃超加工食品尤其是含人造甜味剂的食物,与抑郁症风险更高有关。超加工食品可能会增加炎症反应、影响神经传递物质平衡,从而增加抑郁症风险。而人造甜味剂可能引起嘌呤在大脑中传递,与抑郁症发病机制有关。

不过,也有研究显示常吃坚果可能与抑郁症风险降低有关。2023 年《临床营养学》杂志上的一项研究指出,每天少量或适量吃坚果(30 克以内),可能与成年人抑郁症发生的风险降低有关。但对于存在抑郁症危险因素的人,更应干预危险因素,而非仅靠吃特定食物预防抑郁症。

需要注意的是,这些研究都是观察性研究,不能证明饮食偏好与健康结局之间的因果关系,且可能存在局限性。但它们仍提示我们,饮食习惯对抑郁症和代谢性疾病可能有潜在影响,对于患者来说,在医生指导下进行个性化饮食管理、改变不良饮食习惯,有利于疾病康复。

Tags: